查看原文
其他

一行禅师 | 慈悲的生活,是最高贵的生活

一行禅师 归心之旅 2022-03-16

Consciousness


今天和大家分享的视频,是一行禅师的梅村僧团现场演奏Namo Avalokiteshvara(南无观世音菩萨)。这宁静的现场音乐会,圣洁又慈悲,一群身着僧衣的佛教僧人,他们的音乐却又像教堂的圣歌,非常唯美、平静、柔软、深入人心底。我想,这才是梅村的魅力:并无明显的宗教色彩,而是发自内心深处的慈悲关爱,一种对内在佛性的祈请和回归。


借这首音乐来为我们的时代祝祷,祈福全球的灾难平息,人们内心觉醒,走向更为成熟、和谐、共存、永续的生活状态,而不是充满竞争、对立、对抗和纷争。


同时,和大家分享一篇一行禅师关于「慈悲」的文章。

一行禅师



《慈悲的生活,是最高贵的生活》


佛陀传授给我们许多慈观的方法。


有一次,一群僧侣对佛陀说,他们丛林寺院附近有精灵作祟,造成许多困扰。


佛陀于是对他们说了《慈经》:


「希望达到安乐平静的人,应学行正直、谦恭、懂得使用爱语。他们懂得简单和幸福生活,慈和、恬淡、少欲,不跟随大众比较和竞争。他们不会做任何智者所不认同的。


「他们的心经常忆念:愿所有人和众生生活得幸福、安全、心思贤厚和自在;愿地球上所有生物生活安宁,无论是弱的、强的、高的、矮的、大的、小的、我们能看到的、我们不能看到的、近的、远的、已生的和将生的;愿不会有任何人杀害其他人,不会轻视其他人的生命,不会因为愤怒和恶心带给其他人痛苦和困难。


「犹如母亲以自己的生命保护她唯一的孩子,我们以慈悲心对待一切众生。我们以无界限的慈悲心覆盖全世界和众生,由上而下,由左至右,慈悲心不受任何东西所分隔,我们的心没有任何的仇恨或怨愤。


「不论任何时候,在行、住、坐、卧时,只要清醒的时候,我们愿保持心中的慈悲。慈悲的生活是最高贵的生活。


「不落入邪见和贪欲,过着安宁的生活,达到觉悟,修行将能真正超越生死。」


在诵念并修行《慈经》几个月以后,这些僧侣理解到那些不安的精灵所受到的痛苦。结果,那些精灵也开始修行《慈经》,充满爱的能量,森林也因此恢复了宁静。声与光无孔不入:我们的爱也需如此。

佛陀还传授了许多明确的练习方法,帮助弟子修行与实践四无量心:若是你的心充满着慈,便将慈送往第一个方向、第二个方向、第三个方向、第四个方向,然后往上送、往下送。接纳一切,不带仇恨、排斥、愤怒或敌意。慈之心何其大,它不可衡量地成长着,终将能拥抱全世界。也依此法修行悲心、喜心、舍心。


带着慈心,比丘渗入了第一个方向、第二个方向、第三个方向、第四个方向、上、下、周遭、一切地方,接纳一切。


他带着慈心渗透全世界,他的慈心宽广无涯、孕育成熟,不受拘束、不带仇恨或恶意。对悲心、喜心、舍心,也是如此修。如果爱的能量够强,就可以把这股能量散送给十方的众生。


我们可以把爱观想成音波、光波,或纯洁的白云,缓缓地散开笼罩全世界。但慈观不仅仅是观想而已。真正的云会带来雨水,声与光无孔不入,我们的爱也需如此。与人相处时,必须观察我们的爱心是否存在。


坐着修行慈观只是个开始。但,这是个很重要的开始。我们安静地坐着,谛观自己。有了修行,爱会自然而然地增加,涵蕴一切,拥抱一切。在学着以爱来看世界的过程中,我们也在清除心中的愤怒与仇恨。只要这些负面的心态还在,我们的爱就不算完美。也许我们会以为我们有办法理解、接纳他人,但我们还是没有办法全心全意地去爱。


龙树菩萨说过:“修行慈无量心时,你一定要谛观,以便面对你心中的愤怒与仇恨。”在龙树《大智度论》法文译本的前介中,译者拉默写道:“四无量心不过是柏拉图式的理想。”理想而已,不是能够修行的。虽然,拉默教授是个了不起的译作家,他对佛家修行却所知不多。在希望众生幸福、和平的发愿那刻,爱的能量也在我们的心中油然而生,爱将渗透我们所有的感受、认知、心行和心识;事实上,它们变成爱。这不仅是“理想”而已。


龙树直截了当地说道:当我们希望十方众生幸福时,「慈」这个心念便油然而生。它开始跟随我们的感受、认知、心行和心识,从我们的语言和行动中表现出来,也影响到其他的不相应法(既不属于心理也不属于身体的世间有为法)。一切各法彼此和合,皆可称之为「慈」,因为「慈」是它们的根源。这些心法和心念是造成我们未来行动的条件,但一切皆由思(意志)这个心念而得名,因为在造成身业和口业的能量中,思是最强的。对于悲,对于喜,对于舍亦如是。


正念是让我们谛观色受想行识的能量,进而看清楚真正的需要,不致沉没于苦海中。最终,我们的心念、心意将充盈着爱,由那刻起,我们的行动也都会流露出爱。言语和行动是心意之业,因此,心意中若是弥漫着爱,一言一行也充盈着爱。我们将只说爱语、正语,只做能带来幸福、减轻痛苦的事。

在《增支部经》中,佛陀提到修行慈观的11种好处,目的是为了要鼓励人们修行:


第一种:修行者好眠。

第二种:醒来时,感到心境轻松舒坦。

第三种:不会做噩梦。

第四种:广受喜爱,与众人相处时轻松自在。其他人,尤其孩童,喜欢与之亲近。

第五种:亲爱非人类众生,例如鸟、鱼、象、松鼠。可见或不可见的生命都喜欢与之亲。

第六种:受诸神护佑。

第七种:不受火、毒、刀剑伤害,更不须特别防范。

第八种:很容易就可达到禅定境界。

第九种:容貌光彩。

第十种:临终时,心念清明。

第十一种:往生梵天。


佛陀在《如是语经》中说,若是把在世上所做的一切的善行集合在一起,也还不如修行慈观。设禅修中心、造佛像、铸钟或做社会服务,其功德都不及修行慈观的十六分之一。集天上繁星之光,仍不如月光的皎洁。


同样地,修行慈观会比所有善行集合在一起还有益。修行慈观就像是孜孜不息地掘地,直到掘到最纯净的水为止。谛观自己,直到智慧涌起,爱流到表面。喜悦和幸福在我们眼中闪耀,周遭的人都从我们的微笑与存在中获益。 


如果你能把自己照顾好,你就能帮助所有的人。你不再是世界的痛苦之源,你成为喜悦和清新的水库。到处都有知道怎么照顾自己的人。他们喜悦快乐地活着,是我们最坚强的支持。他们所做的每一件事,都是为每一个人做的。这就是大乘佛教的真谛,也是慈观。


佛陀说,就算僧侣只修行一弹指时间的慈观,就不枉出家了:“他不会在禅定上失败,他将能实现老师的教法。供养他的食物不会被浪费掉。没有什幺善行是比日日修行慈观来得更大。”


~ end ~



 


作者释一行禅师

(Thích Nhất Hạnh,1926年10月11日-),生于越南,当今世界上最伟大的心灵导师,全世界最具影响力的禅宗僧人,一生都在传播贴近普通人的“生活佛法”,传递正念生活之道,同时宣扬非暴力的和平理念。

1967年,一行禅师被美国黑人民权领袖马丁·路德·金提名为诺贝尔和平奖候选人。

1982年,一行禅师在法国南部建立“梅村”禅修道场,近30年来,在欧洲和北美也建立了多个“正念静修中心”,为佛教界人士、普通人和许多孩子提供了大量的帮助,其著作也已被翻译成四十多个国家的文字。

代表作:《故道白云》(《佛陀传:全世界影响力最大的佛陀传记》)




编者言:『Now 归心之旅』持续为读者提供高品质的内在觉醒的内容。生命短暂,让我们珍惜这一生的机会,从头脑幻境中走出来,从念头制造的无尽烦恼和痛苦中走出来,活出真实,活出喜乐。每一个今天,都是最好的机会——开启全新(心)的旅程。



相关阅读


您或许还想看和这个主题相关的内容



归心良品




Now 归心之旅
专访 · 转载合作:晴空(微信:13051193319)扫码关注我们

👇 点击「阅读原文」,挑选净化身心的好物

点「在看」,分享爱与智慧 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